close

我來和各位說一段唸大二時的往事。有些事當年沒有太多感覺,幾十年後卻發現那其實是難得的機緣,這就是一個例子。當然,所謂難得,是我個人的感觸,不必一定在意。

說的就是標題裡提到的陸鑑先生。陸先生是一位知名且資深的記者,今年六月二十二日在舊金山寓所病逝,享年89歲。陸先生是中國第一位廣播記者,在國民政府還在中國大陸的時代,他因為揭發貪污案和辦雜誌,得罪了國民黨而入獄,共產黨執政後,又被打成右派入獄20幾年。1979年他終於被釋放,移居到香港。重獲自由後,曾經來台灣,可是不久後,於1982年,因為在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,認為當時總統蔣經國因身體不佳,應放棄連任,結果被台灣政府列為不受歡迎人物,禁止來台。
這和咱們德文系有什麼關係呢?因為就在他惹禍被禁的前一年,也就是1981年,他在台灣,不知道什麼原因,接受了當時文化大學德文學社社長陳浚欽的邀請,來到德文系進行了一場演講。

說一下當年的背景。學校為了鼓勵社團舉辦開放式的活動,對於校外邀訪有小額的補助,記得一場演講可獲得若干撥款。社團的做法是去找一位願意免費來演講的來賓,給同學們演演講,講完了在收據上簽個名,來賓雖然沒有酬勞,社團卻可增加一筆小小的進帳。所以搞社團的,很喜歡辦演講,但心態上是有些功利的。

當然來賓不會全然空手而回,我那時是學社的副社長,主要負責一些雜務,其中包括在演講之前,到中華商場買一塊獎牌,基於預算的考慮,要找那種很便宜,但又不能太粗俗,就選了一種紅木貼銅版的獎牌,後來不僅樣式固定了,連銅版上寫著「惠我良多」以及「文化大學德文學社敬贈」等字樣也都固定了,只有受贈人的名字每次不一樣。

這類活動有些標準程序,要安排行程、預定場地、然後畫海報及張貼,再來是比較重要的,要知會廖淑君助教,同意這場演講「要點名」,這樣才能確保到場的基本人數,場面才不會太難看。

回來說那場演講。當Hubert告訴我們他邀了陸鏗要來演講,不要說左右鄰舍沒人知道他是誰,連這個「鏗」字怎麼唸都不知道,記得Hubert在開場介紹時是唸做「ㄎㄧㄤ」的。

演講是在晚上進行的,同學們是被押著來的,學社是為了賺幾百塊的補助辦的演講,來演講的又是個鄉音濃厚的老頭(陸先生是雲南人,當年六十二歲),講題是什麼,相信一定沒人記得,也沒人在意。若不是陸先生的名字太特別,我甚至不會記得這件事。

過了很多年,我自己也當了記者,開始聽說到這位老前輩的傳奇故事,知道他採過二次世界大戰、採訪過國共內戰,被國民黨關過,也被共產黨關過,有一段時間,兩岸都將他列為不歡迎人物,禁止入境。他曾採訪國胡耀邦,害胡耀邦被批鬥下台,他曾採訪江南案,後來卻和江南的遺孀崔蓉芝發生戀情,進而拋棄元配,另譜姻緣。

陸先生一直到七十幾歲還在跑新聞、寫文章,算得上新聞史上無出其右的傳奇人物。可是這樣一位人物,卻曾在80年代短暫來台的空檔,被一個小小的學生社團拐到陽明山,做了一場沒什麼人記得的演講,只為了給這個社團賺點外快。

這是不是很奇妙的機緣?我到現在都不知道Hubert會去邀陸鏗來演講,下次有機會再問問,但搞不好Hubert自己都不記得這件事了呢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ydearwilli 的頭像
    mydearwilli

    文化德文72的同學們

    mydearwil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